农村地摊铁匠铺 2018年2月4日 广安市岳池县苟角镇吆喝声、叫卖声、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好一派过年的热闹气氛。 一阵叮叮铛铛轻脆脆声中,苟角镇政府门外一排三个地摊铁匠铺在寒风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如今铁匠铺门市都很少见的情况下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还有四个地摊铁匠铺存在,于是记者与其中一对夫妻铁匠聊开了话题。 夫妻二人来自有铁匠村美誉的苟角镇白鹤观村,该村从清朝以来就以出铁匠而出名,如今还有十多二十个铁匠由于种庄稼的人少了部分铁匠不再从事铁匠行业了,有的转行从事建筑行业了,有的进了五金厂,有的进了铸造厂从事与铁匠相关的职业。在家里从事铁匠行业的还有3对夫妻,3对夫妻的子女都在外务工也不从事铁匠职业了。由于八九十年代苟角镇的计划生育搞典型,绝大部分夫妻都是独生子女,3对铁匠夫妻也是独生子女。 张师傅从17岁开始在此打铁,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一张塑料布、一个风箱,几个石头就成了铁匠们的媒生手段,据张师傅的妻子说每年最难熬就是夏天和冬天,夏天三十八九度的天气,在太阳直射的地摊上,还要近距离接触1500度烧红的铁。不难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坚苦。而冬天不管打霜落雪铁匠们都从早到晚蹲守在风雨中等待生意上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已经40个年头了。 如今夫妻二人一边种庄稼、一边照顾孙子、一边打铁补贴家用。大孙子在岳池私立学校上学,每年的费用要两万多,二孙子在苟角镇读书,儿子儿媳在外务工。眼看就年关了,儿子们也快回家过年了。辛苦一年了,又是全家团圆,快快乐乐过新年的好日子了。当谈起儿媳们快回家过年时二老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 看来父母期待子女们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在外的游子,你今年回家过年吗?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期待儿女们回家过年的父母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长命百岁。